这种畸形的房地产化的财富积累机制,给未来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了潜在的巨大风险和危机。
所以兰格经济学实际上它有一种重要的假设——市场信息是完全充分的。现在社会上存在很多消费积分26,这些消费积分实际上就是一种消费数据通证,只要它的分配机制设置合理、算法科学,这种通证的发展是有空间的。
他是当时苏联时期计划经济的代表性人物。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投向货币的炒作和泡沫方向,既不再创造价值,也不再为实体经济服务。由于信用货币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本世纪初,产生了各种形式的数字货币,出现了数字货币与信用货币并存的局面。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货币具有了价值的发现、价值的管理、价值的实现和价值的创造四大功能,即新的货币制度增加了四种货币职能。当信用货币逐步退出流通的时候,价值本位制货币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
比方说,生产某一个产品,需要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购买时值来形成产品。因为哈希算法主要是侧重于对计算机算力的核算,计算机的算力并不能反映价值本身,而纳什算法而是基于人的价值最大化规律选择的最优策略的组合。由于模型中没有货币,所以也无法讨论中央银行和最后救助人功能。
货币主义对大萧条成因的分析源于以弗里德曼为首的研究。以萨缪尔森为首的经济学家推动凯恩斯主义不断发展。而如果能较早对银行进行救助,银行系统就不至崩塌,后续积极财政政策的干预力度也就不必如此之大。二是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有较大冲击,且产业链至今还未完全恢复。
因为有些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体系中存在货币结构性错配。但在如此高的能源价格下,欧洲一些国家经济面临更大的冲击,有些国家明年可能难免会陷入衰退、甚至深度衰退,并可能引发区域性危机。
货币主义对大萧条的理解是货币总量出了问题,而且美联储应在其中承担较大责任。当然,伯南克并非反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强调银行传导机制的重要作用。弗里德曼对美联储做出了重要批评,认为大萧条中出现的严重通缩主要是由于美联储印发的货币不足。伯南克获得诺贝尔奖实至名归,其研究成果对理解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如何救助金融危机有深刻的启示。
目前看来,发生全球性大危机、大萧条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危机以及区域性金融危机可能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其收入端又以本国货币计价,这会导致美元升值对本国银行、股市的冲击很大。欧元区、日本情况类似。当时学术界主要分为两大学派:凯恩斯学派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
美元的不断走强,使得全世界相当一部分资金从欧洲、日本、英国和新兴市场国家流入美国。经过近50年的研究,到1980年代学术界对大萧条成因的研究贡献已经非常丰富。
2008年金融危机时,伯南克恰好任美联储主席,直接为美国服用了QE药方,连续三次推行量化宽松。存款保险可以改变储户的预期,避免出于对流动性问题的担心所引发的挤兑,因此也就可能避免银行破产。
他的祖父辈作为东欧的犹太移民,刚到美国就遭遇大萧条,经常与他谈起此段经历。伯南克的博士论文发表在1983年的《美国经济评论》上,文章强调了传导机制在大萧条中的重要性。大萧条发生时,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都没有及时地救助银行,导致美国银行系统崩塌。大萧条期间,美国有7,000多家重要的金融机构倒闭,1929~1933年华尔街主要股指下跌90%,其中重要的根源就在于银行危机。各国汇市表现差异较大,主要特征是美元指数持续上涨,其他国家货币(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呈现出美元一币超强、其他国家货币普遍承压的复杂局面。通胀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新冠疫情后发达国家推出了较多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
这一现象十分值得深思。总结来看,发达国家货币贬值对银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面影响不大,发达国家货币危机的风险也不高。
三、对未来危机的预判 金融危机一般有三类:银行危机、股市危机、货币危机。三是俄乌危机影响了全球能源价格,油价、天然气价格飙升。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一场慢性的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流动性危机。当然,日本央行在2001年也开始推行量化宽松——也许已经太晚了,但日本版的QE与美国版的QE有相当大的差异。
英国通货膨胀率超过10%,美国超过9%。大萧条发生后,一些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等。进入专题: 国际经济金融 。伯南克1979年从MIT博士毕业,其博士论文就是研究大萧条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弗里德曼主张的通过印货币对冲通货紧缩的建议也起不到作用,因为货币已无法通过有效的金融体系传导到实体经济中。英格兰银行、美联储都做出加息表态,希望将通胀预期稳定下来。
伯南克主要的贡献是对大萧条的研究,相关成果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启示。相应的,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30年。
今年全球股市都有比较大的调整。伯南克从家庭的苦难经历中看到大萧条对百姓和国家产生的深刻影响,始终希望认真研究这一问题。
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贡献是1983年合著的一篇重要文章,题目是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以美国为例,2020年4月~2021年4月,美国M2增速超过20%,是正常速度的4~5倍。从目前形势看,主要发达国家发生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不大,新兴市场国家是否会出现银行危机还要另当别论。凯恩斯学派的重镇是MIT,货币学派的重镇是芝加哥大学,两大学派也分别诞生了多位诺奖获得者。
至于英镑和英国养老基金的问题,与币值有关,但关系并不大。如果经济进一步下滑,部分国家货币进一步贬值,不排除引发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区域性金融危机。
一、对今年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贡献的理解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知名的美国经济学家: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 (Ben S. Bernanke)、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道格拉斯?戴蒙德 (Douglas W. Diamond) 和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教授菲利普?迪布维格 (Philip H. Dybvig),以表彰他们在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1990~2008年,伯南克始终在关注和研究日本危机,不断优化其量化宽松方案。
后来日本政府反复实施财政刺激,财政赤字从1990年GDP的60%上升到目前GDP的260%。因此美国股市继续深度调整的风险并不高,除非美国经济进入深度衰退。